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协同创新中心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Center for China Economy

 
当前位置: 首页  创新团队  研究成果
“中心成果”《经济蓝皮书》(春季号) 在京发布
2015-04-29

 2015年4月28日,“中心”协同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部、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举办了“2015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春季座谈会暨发布会”,“中心”理事长、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兼经济学部主任李扬出席会议并做主旨讲话。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部副主任、学部委员刘树成出席会议,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研究所李平所长主持会议,李雪松副所长代表课题组发布2015年春季报告。

李扬指出,目前中国经济已经进入新常态,要从长周期经济理论和全球化的角度来客观理性地看待中国当前的经济形势。有很多的实体经济因素的调整,对我们来说是非常长期的挑战。我国要积极推动实体经济的改革,在新常态下要有战略的定力,要冷静地应对,这是中国经济的大逻辑。

课题组介绍了2015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春季报告,认为当前经济增长总体平稳,但下行压力持续加大;CPI低位运行,但PPI通缩加剧;就业形势总体稳定,但近期就业偏弱;国际收支基本平衡,但跨境资本双向波动显著。2015年的宏观调控要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采取的政策工具箱包括稳增长和促改革两个方面。稳增长的措施应尽可能与改革创新相结合,尽可能在杠杆率低的环节加大力度,在杠杆率高的环节要适当进行控制。在经济下行的衔接期,短期内还需要适当加杠杆,以防经济失速。加大开发性和政策性金融机构对重点领域定向支持的力度,考虑创新货币政策工具,降低融资成本,加快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改革。预计2015年经济增速稳中略降,三产比重继续提高,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放缓,消费增长总体平稳,最终消费率进一步提高,外贸进出口低速增长,物价涨幅小幅走低。

课题组表示,2014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优化经济发展空间格局”这一任务中,明确提出“要重点实施‘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三大战略,争取明年有个良好开局”。这标志着我国经济发展空间格局的三大国家战略正式形成。

三大国家战略的实施,能够促进国内东、中、西部区域之间广阔的合纵连横,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极、增长带和城市群;能够促进国际与国内经济发展的互联互通,形成我国沿海、沿江、沿边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新局面,不仅能释放出提升投资的巨大潜力,而且能释放出扩大消费的巨大潜力,使消费在经济发展中更好地发挥基础作用、使投资更好地发挥关键作用。

课题组认为,2015年,三大国家战略的实施将会有良好开局。2015年,在经济下行压力依然很大的情况下,经济增速仍会继续有所回落,但经济增速的回落有望触底,即有望完成阶段性探底过程。2016~2020年,以三大国家战略为引擎所释放出的新动力,加之“十三五”规划的启动与实施,将会积蓄起经济增长向上的推动力量,有望使经济增速止跌企稳,并适度回升。但课题组同时表示,中国经济已呈现向“速度略降、质量效益提高、生态效应改善、可持续性增强”良好态势转变的迹象。现在看来,这种转变需要经历较长时期。

“就当下情况而言,必须采取有力措施,谨防增长速度失速过快,尤其防止其形成惯性。”课题组称,在过去几十年中,中国的经济增长,就主体而言,一直有政府(特别是地方政府)和企业两个引擎。如今,由于各方面原因,政府主导的经济动力已趋式微,企业主导的经济动力正在形成但尚未强大到可填充政府留下的空白的程度。换言之,当下的中国经济,就发展动力而言,可能正处于“交替真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