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的理论。这表明:我国的新四化不是走老路,而是走具有中国特色协调发展的新型道路。我国的新四化要重视推动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推进城镇化,要更加注重以人为核心。要提高农业效益和竞争力,加强农业基础设施等薄弱环节。
关于树立和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的理论。创新,包括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管理创新等,表明我国进入创新驱动发展阶段。协调是多方面的,如城乡协调、区域协调、产业协调、劳资关系的协调、人与自然的协调、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协调、生产与分配的协调,更要注重发展生产力和发展与完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统一与协调。绿色,是重视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人与自然和谐、优化人民生活环境的理论。开放,是对内开放和对外开放的统一,要顺应经济全球化潮流,充分运用人类社会创造的先进科学技术成果和有益管理经验,提高对外开放的质量和水平。共享,是要把发展与改革的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缩小收入过大差距,实现分配公平,保障与改善民生,走共同富裕道路。
关于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理论。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着速度换挡节点、结构调整节点、动力转换节点。要着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力增强发展的整体性和协调性,推动经济各方面协调发展,协调推进民富国强。
总之,中国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成果都紧扣和可纳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三大原则:快速发展生产力;建立和发展以国有经济为核心的公有制经济;以共同富裕为目的。中国政治经济学的一切理论与实践创新,都服从于怎样更好更快地发展生产力,怎样更好地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可以看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中国政治经济学都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作为根本立场,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民全面发展、朝着共同富裕方向前进,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来源:《北京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