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协同创新中心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Center for China Economy

 
当前位置: 首页  CICCE之声
李扬:去杠杆需要正确认识债务
2016-04-10

“债务本身不是魔鬼,而是因为我们心里住着一个魔鬼,总想着怎么迅速发财,怎么借别人的鸡生自己的蛋、借别人的钱发自己的财,才让债务的负面作用急剧扩大。”4月9日上午,在《债务与魔鬼》读书会上,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中国社科院原副院长李扬表示,“去杠杆”之前,我们应该多方面看待债务问题。
  李扬称,现在许多人提到债务就只想到负面作用,没有正确认识债务本身。债务是工业化社会正常运行的条件,因为有了债务才能让闲置资源得到有效利用,才能让准备进行扩大再生产的人超出自己的预算约束,来使用更多的资源。
   “但在国内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债务基本上都被用于消费而非扩大生产,所以债务这个问题在中国的语境里负面色彩更多一点。”李扬进一步解释。
  为什么债务问题成为影响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呢?在他看来,伴随着整体经济的金融化和金融的互联网化,原本经济周期的繁荣、衰退、萧条、复苏四个阶段特征表现不明显,逐渐演变为只有“上”和“下” 两个阶段的金融周期。当投资者有信心时,债务增多,经济上行,反之经济则下行。所以经济上、下行的主导力量就是债务的增加和债务的减少。
  目前,中国是新兴经济体中杠杆率最高的国家,虽然短期内不会发生债务危机,但越来越高的债务已经影响到经济的正常发展,因此去杠杆形势紧迫。
  李扬指出有六种去杠杆的常规办法,包括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减少债务、债务核销、资产积累和现有金融资产价格重估,在一定程度上来说,这六种办法我国政府都采用过,但实施起来都有相当大的难度,和许多现实因素的局限。
  他认为,目前比较可行的途径主要是先靠中央银行与政府直接出手解决债务过高的问题。第一是中央银行用再贷款的方式去替换企业债务,但他也指出这种办法虽有潜力但不可大规模使用;第二是通过中央政府债务替代地方政府债务、私人部门债务变为公共部门债务来实现债务转移。
  在李扬看来,要完成“十三五”规划提出的GDP增速达到6.5%-7%的目标比较困难,因为中国的经济增长是高度的债务引导型模式,企业生产需要贷款,贷款就增加债务。所以如何在增加债务和保持经济稳定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点,是考验我们智慧的时候。“这是中国面对的最大的问题。”
(来源:光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