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协同创新中心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Center for China Economy

 
当前位置: 首页  CICCE之声
张宇: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本质和精髓
2016-05-07

【摘要:政治和经济的上述关系是就资本主义社会而言的。如果我们考察社会主义社会的情况,则会看到,在这里,政治和经济的关系又具有了特殊的意义。在公有制经济中,国家不仅作为一种上层建筑来从外部对经济生活产生间接影响,国有经济体制的任何变动,如政企关系、党政关系、中央和地方关系的调整,都既是一种经济现象,又是一种政治现象,经济与政治在这里是合而为一的。】

当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当代的发展,或者说,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时代化。要想了解当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需要了解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本质和精髓,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必须坚持、不可动摇的,什么又是应当随着时代的发展必须发展的,这是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首先需要弄清的问题。

1.政治经济学与经济学。总的来看,政治经济学与经济学并不是两门不同的学科,而是属于同一学科的不同称呼。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政治经济学和经济学也是交替使用的概念,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也可称作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需要强调的是,在通常情况下,特别是在当前中国的特殊语境中,用政治经济学比用经济学一词,更能准确地表达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本质特征,主要原因在于:(1)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人们更多是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而不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这一术语。(2)在我国,长期以来已经形成了一种约定俗成的概念,即讲到政治经济学一般特指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而讲到经济学则一般特指西方经济学,包括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3)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揭示社会经济运动的规律,强调阶级性与科学性的统一,因而高度重视社会经济形态中政治、国家和经济的相互作用,而现代西方主流经济学则强调研究个人的行为和市场均衡。显然,相对而言,用政治经济学比用经济学一词更能体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本质。

2.政治经济学与政治。在马克思主义看来,经济与政治是两个相互联系又有所不同的领域。经济与政治的基本关系是,经济是政治的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它们之间存在着极为密切的联系。第一,生产关系归根结底是阶级关系,因而也是一种政治关系。第二,经济制度的建立、发展和有效运转,必须依靠国家政权的保护。第三,无论在哪个社会中,总有一部分国家职能是经济职能,总有一部分政府行为是直接的经济行为,政府的这些活动以及与此相联系的行为规则或制度,既是政治性的,又是经济性的。

政治和经济的上述关系是就资本主义社会而言的。如果我们考察社会主义社会的情况,则会看到,在这里,政治和经济的关系又具有了特殊的意义。在公有制经济中,国家不仅作为一种上层建筑来从外部对经济生活产生间接影响,而且要作为公有经济的所有者和经济基础的组成部分,从内部对经济生活产生直接影响。国有经济体制的任何变动,如政企关系、党政关系、中央和地方关系的调整,都既是一种经济现象,又是一种政治现象,经济与政治在这里是合而为一的。

总之,虽然政治与经济、政治经济学与政治学的确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但政治经济学既不是政治学,也不是经济学与政治学的相加,它是以社会经济运动的规律为对象的一门科学。

3.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特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既是揭示社会经济发展客观规律的科学,也是工人阶级的意识形态。仅从研究对象或方法论的角度出发,脱离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特征和总体结构来抽象地谈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本质,都是本末倒置。只有从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紧密联系的整体出发,才能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本质。从这个整体出发,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具有三个特征:一是它的世界观,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二是它的阶级性,即科学社会主义;三是它的研究对象,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4.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主要内容。从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本质的认识出发,可以把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理论框架或主要内容概括为以下方面:关于社会经济发展的一般理论;关于资本主义经济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经济的理论;关于世界经济的理论;关于前资本主义经济形态的理论;关于具体经济领域的理论。这几个层次的原理组成了马克思经济学的理论框架,它们从不同的方面和层次体现着历史唯物主义思想方法,反映了马克思经济学的本质和精髓,并作为一个整体,作为一种范式,把马克思经济学与其他的经济学流派区别开来。

5.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不断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不断发展的。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立党立国的指导思想,历来重视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学习研究和运用。在我们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各个时期,都把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提出了系统的经济思想,用于指导实践,推进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中国化。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同改革开放新的实践结合起来,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其主要内容包括: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理论;关于树立和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的理论;关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理论;关于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理论;关于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的理论;关于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理论;关于促进社会公平正义、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理论,等等。这些理论成果,不仅有力指导了我国经济发展实践,而且开拓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

(来源:《经济学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