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经济与世界”高级研修班第十四讲:谢富胜“全球生产网络与当代帝国主义” |
2016-07-30 |
2016年7月30日下午, “政治经济学大讲堂”第三期——“当代中国经济与世界”高级研修班迎来第十四场讲座。本次讲座由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谢富胜教授主讲,主题为“全球生产网络与当代帝国主义”。讲座由南开大学经济学院刘凤义教授主持。 谢富胜首先梳理了关于全球生产网络的相关研究,从经济背景和技术选择对全球生产网络演变的影响、核心-边缘式的网络化劳动过程对生产过程重组的影响、以及全球生产网络组织的类型三个方面深入介绍了全球生产网络,认为我们可以从两个维度把全球生产网络组织划分为“核心-外围以及平等分布的”和“生产者驱动和买方驱动”的两种类型。 接着,谢富胜深入地讲述了帝国主义相关问题。谢教授认为古典帝国主义理论是随着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诸如生产与资本的集中、股份制、垄断等新变化所酝酿产生的。而到了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随着发达国家推行的私有化、市场化和资本金融化,出现了日益复杂的新自由主义政策,这些新的变化都意味着世界出现了新的帝国主义模式,也就因此产生了新帝国主义理论。 关于21世纪的帝国主义理论,谢富胜着重强调了约翰·史密斯的新书Imperialism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的重大意义,并认为帝国主义理论实际上涉及资本-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关系,而“帝国主义”的经济本质,即北方资本家对南方活劳动的剥削。 最后,谢富胜与学员们进行了互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