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组织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实验班进行主题调研活动 |
2017-05-05 |
为培养学生心系祖国的情怀和实事求是的作风,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深入基层实践调研和服务社会的能力,4月16日,中心组织“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实验班”(以下简称“创新班”)2014和2015级本科生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的京津冀协同发展和新农村建设”主题调研活动。本次调研活动深入天津蓟州区基层乡镇,同学们先后参观了保健庄村、程家庄村、白庄子村、桃花寺村和郭家庄村等,了解了新时期蓟州区参与京津冀协同发展区域战略与新农村建设实践的实际情况,取得了预期效果。 在蓟县东施古镇保健庄村,根据村长的介绍,同学们感受到村庄面貌焕然一新,街道干净整洁,家家户户门前种着果树与鲜花,垃圾坑塘变为荷花池。村委会负责人还向师生们介绍了秋葵等经济作物的种植和营销情况以及绿色休闲产业园区的建设规划,并介绍了农村合作社的组织运行机制。 在程家庄村、郭家沟村和桃花寺村,同学们参观了当地特色旅游景点——“北方江南”景区、“燕子李三”故居、柳溪纪念堂、山区民宿和露营公园。村庄和景区内,到处花木葱茏、生机盎然,村民邻里和睦、文化气息浓厚,同学们切身体会到当地农村旅游经济的蓬勃发展。在白庄子村,同学们了解到,在国家帮扶小组的支持下,该村藉由农旅结合的指导思想发展新经济,目前村民的人均年收入已达2万余元,位居全区前列。 据介绍,国家帮扶政策和财政拨款对农村经济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政策和资金的支持下,有的基层乡村在集体决策后进行了村庄整体改造,基于原有的民宅设施开发旅游观光,既维持了自然景观,又增加了农民收入。有的乡村集体选择了现代种植农业,大大提升了经济效益。 在调研中,同学们积极提问,力求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相互印证。大家纷纷表示,该活动有利于深入学习中央关于新农村建设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了解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下的蓟州区基层农村发展状况,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的天津地区新农村建设经验进行归纳总结,为将来进一步的深入调研打好基础。 中心成立以来,坚持立德树人的建设宗旨,大力探索人才培养机制,积极构建寓教于研的培养模式,打造经济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重镇。2016年,中心“创新班”组织同学前往天津滨海新区、贵州省丹寨县、辽宁省本溪市等多个实践基地,分别围绕“生态文明建设”、“我国精准扶贫的现实困局和实践探索”和“我国东北老工业基地钢铁产业去产能”等主题开展调研活动,并形成内容扎实的调查研究报告。调研活动既锻炼和提高了同学们的调研实践能力,也为当地基层的经济运行与发展提供了咨询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