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斌:中国深化全面开放的政策宣示 |
2018-11-21 |
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下简称“进博会”)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推进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是我国主动向世界开放市场的一个重大举措。 进博会是一场国际性的盛会。来自13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2800多家境外企业确认将参加企业展,其中34%的企业来自欧美发达国家,34%的企业来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10%的企业来自最不发达国家。进博会是一场综合性的盛会。此次进博会集国家贸易投资综合展、企业商业展、虹桥国际经贸论坛三大主题为一体,兼具世博会、广交会、博鳌论坛的多重功能与属性。它不仅是商品和服务的展示与交易平台,更是各国宣传国家形象、促进多元文化交流的合作平台。 进博会是一场现代化的盛会。进博会将全面呈现人工智能、信息通讯、生物医药、医疗保健、新能源、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的100多项新产品和新技术,全方位展示国际最尖端、最前沿、最具代表性的产品及服务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同时,进博会还将通过构建一站式平台实现在线展示、在线交易、在线撮合、在线支付,并对接落地服务圈。 举办国际进口博览会不但是国际贸易发展史上的一大创举,尤其是在当下贸易保护主义盛行的背景下,对于维护多边贸易体制和开放性世界经济体系显得弥足珍贵,它对在新时期促进中国经贸发展、深化全面开放和破解贸易纷争困局更具有十分重要的显著地位。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四点重大意义。 第一,设立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是中国推进全面、高水平和多层次对外开放的又一重大举措。目前,中国进口总额约占全球的11%,中国已成为世界经济复苏的关键力量。特别是在当前逆全球化思潮涌动的背景下,贸易摩擦与投资保护措施频繁出现,多边贸易体制受到严峻挑战。中国设立进博会并承诺未来5年将进口10万亿美元的商品和服务,是践行新发展理念、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和推动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标志性行动,展现了中国决心维护开放、包容和互利共赢的多边贸易体制的立场与姿态,也为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一个国际性公共产品平台。 第二,设立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可有效满足国内消费需求、促进消费升级、实现消费培育和提高消费福利。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内需消费市场日益扩大,2017年,消费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经达到58.8%,同时,近10年来中国境外消费年增长率均高于10%。进博会通过搭建国际化和具有品质保障的消费平台,合理扩大高品质消费品和服务品的进口,引导境外消费回流,满足中国消费者多样化的消费需求,培育个性化、差异化、定制化的消费需求,让消费者充分享受经济发展的成果,提高消费者购买质优、价廉和多样化商品的福利水平。 第三,设立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有利于中国企业更好地融入全球价值链和国际生产网络,加快中国工业化建设。在货物贸易领域,进博会为中国企业提供进口先进设备、关键零部件及其他重要中间产品的便利化途径;在服务贸易领域,进博会为中国企业提供了在新兴技术服务、服务外包、创意设计等领域购买高端生产性服务贸易产品的渠道,这将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打破国内既有垄断困局、化解供给瓶颈、实现产品供给多元化和多渠道化、提升中国企业生产率和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第四,设立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有利于通过机制化扩大进口的路径减少贸易摩擦。进博会改变了以往在遭遇贸易摩擦后派大型贸易代表团前往他国举行谈判并签订大单合同的临时性应对措施,转而通过创造一个稳定的“买全球、卖全球”的开放性平台,采取更具自主性、主动性和机制化的“主场”方式,并保障了开放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为今后解决贸易不平衡和化解贸易摩擦提供了一个灵活而创新性的渠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