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工作简报(2016年第43期 总第123期) |
2019-03-27 |
中心“经济学拔尖创新人才实验班”召开 “十三五”规划纲要解读报告会
刘凤义教授首先带领大家总览了《纲要》的结构、总体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和特点,指出《纲要》中的几个关键词——“四个全面”、“五位一体”、“一个主线”、“五大任务”、“经济新常态”、“一代一路”,特别强调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重大原则”,进而对《纲要》中所涉及的经济学原理与思想进行了阐述。 姜磊副教授在关于创新发展的解读中谈到了重视创新发展的原因、创新发展的方向、自主研发与技术引进的关系、创新发展与旧动力发展的关系,并提出要完善创新的制度环境,并以媒体所报道的圆珠笔笔头问题为例分析了创新所需要的条件和制度。 李宝伟副教授针对《纲要》第十六章“加快金融体制改革”,分析了国家金融十三五规划及金融在宏观经济中的作用,阐明了金融对当下中国经济的发展的重要的作用,解读了国家金融在现代经济中所扮演的角色。此外,李宝伟老师还对互联网金融等热点问题进行说明。 杨光老师和大家分享了他对中国工业化道路的见解,中国在技术上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以及其中涉及的体制机制问题。杨光老师从人工智能、3D打印技术等热点领域出发,阐明了中国在技术发展中的优势和短板,并对中国当前技术的发展状况做了概况式的描述。 李健英老师从企业史的角度联系十三五规划,深入探讨了我国企业发展过程中亟需的“工匠精神”。以民国时期“永久黄”团体为例,讲述了侯德榜等人在艰苦创业过程中克服重重困难,为中国近代工业的发展无私奉献的精神,这种精神与当下所提倡的“工匠精神”是契合的。 荆克迪老师为大家解读了十三五规划中的生态文明内涵。在新的经济形势下,环境问题已经不单单是生态建设中所需要涉及的问题,它更加成为经济进一步发展所需要解决的瓶颈问题。搞好生态文明建设,是未来一段时期经济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师生互动环节,同学们积极提问,和老师共同探讨了中小企业融资、创新主体等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