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协同创新中心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Center for China Economy

 
当前位置: 首页  中心会刊  中心工作简报
中心工作简报(2017年第41期 总第261期)
2019-03-27
中心举办《“一带一路”国家产业竞争力分析》报告发布
暨全球治理体系的转型研究研讨会
  

5月8日,由中心协同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举办的《“一带一路”国家产业竞争力分析》报告发布暨全球治理体系的转型研究研讨会在京召开。

会上发布了由中心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张其仔主持、中国产业竞争力研究课题组撰写的《“一带一路”国家产业竞争力分析》。该书从产业竞争力的角度分析了“一带一路”国家产业升级所面临的任务,并提出了政策建议。

就“一带一路”国家的发展历程看,一些国家早已迈入中等收入国家之列,但一直没有迈过高收入国家的门槛,进而从中等收入国家行列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菲律宾、马来西亚、泰国等就十分典型。《“一带一路”国家产业竞争力分析》指出,“一带一路”的多数国家所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如何不落入中等收入陷阱。“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发展水平虽然有所差异,但都面临着共同繁荣发展的任务,面临着收入迈向新水平、产业迈向新高度的挑战。为了实现这一共同目标,应对挑战,“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应以创新为根本,共议创新发展蓝图,协同推进创新战略。

“过往的全球化推动者都是发达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最大特点就是中国需与一批与自身同处于中等收入水平的发展中国家共谋发展。”张其仔表示,这一特点决定了,“一带一路”倡议作为中国的新型开放战略,不仅将引领中国的新一轮改革开放,而且将在引领全球经济治理体系转型上发挥重要作用。

“用发展的眼光看,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合作不能完全停留在现有层次和规模上,应在发挥中国传统优势的同时,通过双方乃至多方合作,共同创造和培育新的优势,大力推进高端产业的发展,补齐各自的短板,提升贸易的水平和质量。培育新的贸易合作增长点。”专家认为,全球正经历第四次工业革命,中国应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共同合作,抓住第四次工业革命这个重大机遇,利用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培养新产业、新业态。要积极推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参与“中国制造2025”战略,共同分享中国制造业迈向中高端的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