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协同创新中心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Center for China Economy

 
当前位置: 首页  CICCE之声
荆克迪、逄锦聚:中国共产党关于现代化建设的理论实践创新和基本经验
2021-07-10

    要: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来,带领中国人民不断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实现了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理论指南,也为世界的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这些创新包括:在一个经济极端落后的中国建立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革命道路的创新;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目标的创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和理念的创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的创新;等等。中国共产党在百年探索中,积累了丰富经验: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和中国共产党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从中国国情出发,实事求是和与时俱进;坚持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坚持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标志,我国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着第二个百年目标前进的新发展阶段。总结中国共产党关于现代化建设百年的历程和经验,目的是使我们站到新的历史起点,接续奋斗,要准确把握新阶段、新目标、新任务;完整、全面、准确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以畅通国民经济循环为主构建新发展格局;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现代化建设;理论与实践;创新;基本经验;


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成立至今,领导中国人民不断奋斗,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创造了百年奋斗史,也创造了带领中国人民不断探索现代化建设的光辉历史。在庆祝建党100周年之际,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着第二个百年目标前进的新时代新阶段,回顾总结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在百年历史长河中对现代化建设的理论与实践探索历程,总结其宝贵经验,对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重要意义。

一、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现代化基本理论的继承

现代化是世界潮流。自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西方国家开始了现代化进程。中国的现代化探索比西方发达国家起步晚。一是因为封建制度和自然经济的束缚,二是由于外敌的入侵,两者的结合,扼杀了中华民族发展的生机,所以在近代相当长的时间内,尽管许多志士仁人为此付出了努力,做出了牺牲,但都没有成功。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起,就坚守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把探索中国人民的彻底解放和现代化发展道路作为自己的历史使命。

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指导理论,党始终坚持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对现代化道路进行探索。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分析资本主义在现代化进程中不可克服的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之间的社会基本矛盾,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并对未来共产主义社会做了科学预测,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学说,其中包括现代化建设的一般原理。

一是社会生产力充分发展。马克思恩格斯一直强调经济发展具有历史过程性和价值目的性,他们在经典文献中描述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经济特征,指出社会生产是以满足人们对物质文化生活的实际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消费方式是建立在按需分配条件下的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之上的。马克思认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1]2未来社会的生产力将获得空前发展,取得坚实的物质基础,共产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是以生产力的巨大增长和高度发展为前提的”,[2]538具有高度发达的生产力,生产力增长起来,集体财富的一切源泉都将充分涌流,社会的物质财富将会极大丰富,保障每一位社会成员都能过上富裕文明的幸福生活。在共产主义社会中,“表现为生产和财富的宏大基石的,既不是人本身完成的直接劳动,也不是人从事劳动的时间,而是对人本身的一般生产力的占有,是人对自然界的了解和通过人作为社会体的存在来对自然界的统治,总之,是社会个人的发展”。[3]196

二是人的解放和自由全面发展。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共产主义社会是“自由人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4]53马克思科学地批判了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工人与人的“类本质”的异化、工人之间的异化、工人与劳动产品的异化、工人与其劳动行为本身的异化,揭示出理想社会的发展目标是人的解放和自由全面发展。马克思认为,在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中,人的自我内在得以不断丰富和完善,进而把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划分为四个维度,包括能力的自由全面发展、个性的自由全面发展、需要的自由全面发展以及社会关系与活动的自由全面发展。

三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在系统研究了人与自然之间辩证关系之后,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人的关系是有机统一的,自然条件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马克思指出,“劳动生产力是由多种情况决定的,其中包括工人的平均熟练程度,科学的发展水平和它在工艺上应用的程度,生产过程的社会结合,生产资料的规模和效能,以及自然条件。”[5]53强调经济发展要与资源环境相依相容。

马克思在科学揭示人与自然关系以及指导人类正确认识和处理同自然界关系时,提出了劳动与劳动过程理论,认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才能彻底克服劳动的异化,进而“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等于人道主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等于自然主义,它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6]81“社会化的人,联合起来的生产者,将合理地调节他们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靠消耗最小的力量,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他们的人类本性的条件下来进行这种物质变换。”[7]928-929共产主义将实现人的解放、社会解放与自然解放,“社会是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是自然界的真正复活,是人的实现了的自然主义和自然界的实现了的人道主义。”[8]120

对于马克思主义关于现代化建设的这些基本原理,中国共产党在对中国现代化建设道路的探索中,一方面坚定不移继承,另一方面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发展这些原理,实现了一系列创新发展,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不断开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新境界。

二、中国共产党关于现代化建设的探索历程和重大创新

在继承马克思主义关于现代化建设基本原理的基础上,中国共产党立足中国实际,领导中国人民不断探索,在建立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征程中,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等现代化建设道路上,取得了世所瞩目的成就和理论创新,为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现代化建设理论作出了历史性贡献,为世界现代化建设贡献了中国智慧。

(一)探索历程

1.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关于建立现代化国家的探索。

从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到新中国成立的几十年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浴血奋斗,取得了革命胜利,成立了新中国,完成了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基础上建立现代化国家的历史使命,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过程,主要是建立现代化国家的探索过程。

19227月,中共二大提出:党的最低纲领是“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9]11619251月,中共四大进一步提出,在“反对国际帝国主义”的同时,既要“反对封建的军阀政治”,又要“反对封建的经济关系”[9]329-331,这表明党对反封建的内涵有了进一步地认识。1928年中共六大通过了关于政治、军事、组织、苏维埃政权、农民、土地、职工、宣传、民族、妇女、青年团等问题的决议,在中国的社会性质以及革命的性质、对象、动力、前途等问题上明确和统一了思想,克服了严重的“左”倾情绪。1945年中共七大确定了党一切工作的指针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统一的毛泽东思想,同时明确提出“中国工人阶级的任务,不但是为着建立新民主主义的国家而斗争,而且是为着中国的工业化和农业近代化而斗争。”[10]1081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现代化理论和实践主要是如何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求团结、求独立、求解放,推翻压在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即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1940年,在日本帝国主义疯狂侵略、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历史危难时刻,毛泽东同志高瞻远瞩地指出,“我们共产党人,多年以来,不但为中国的政治革命和经济革命而奋斗,而且为中国的文化革命而奋斗;一切这些的目的,在于建设一个中华民族的新社会和新国家。在这个新社会和新国家中,不但有新政治、新经济,而且有新文化……中国的经济,一定要走‘节制资本’和‘平均地权’的路,决不能是‘少数人所得而私’,决不能让少数资本家少数地主‘操纵国民生计’,决不能建立欧美式的资本主义社会,也决不能还是旧的半封建社会。”[11]679

2. 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前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建设的探索。

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历经过渡时期,开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初步探索,历经艰难曲折,取得了辉煌成就。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经历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时期。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在解放战争取得全面胜利前夕召开,会议提出:“在革命胜利以后,迅速地恢复和发展生产”,“使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把中国建设成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12]9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生产力水平极为落后,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占比很小,重要工业品如钢铁、原油、水泥等产量只是西方发达国家的几十甚至几千分之一,人均差距则更为悬殊,同时,重要农产品年产量和劳动生产率水平都处于较低水平。1950年,中共中央确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目标,提出在无产阶级取得政权后,为社会主义生产方式建立自己的物质技术基础,使机器大工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取得优势地位,使社会主义国家由落后的农业国转变为先进的工业国。1953年,党中央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指出要推进“农业现代化、交通运输现代化”和“建设巩固的现代国防”。从1953年开始执行第一个五年计划,到1956年,党领导基本完成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巩固了无产阶级政权,大力恢复和发展了国民经济,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1954年召开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毛泽东同志提出了建设高度现代化的工业化大国的伟大目标,周恩来同志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了“四个现代化”1

过渡时期结束后,我国开始进行大规模社会主义建设,并取得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重大成就,19564月,毛泽东同志发表《论十大关系》讲话,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经验进行了初步总结,并提出了未来的任务。19569月,中共八大通过了《关于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建议的报告》,提出我国发展国民经济的基本任务是:继续进行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工业建设,推进国民经济的技术改造,建立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巩固基础;继续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巩固和扩大集体所有制和全民所有制;在发展基本建设和继续完成社会主义改造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工业、农业和手工业的生产,相应地发展运输业和商业;努力培养建设人才,加强科学研究工作,以适应社会主义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在工业农业生产发展的基础上,增强国防力量;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的水平。[13]187这个报告基本符合当时社会经济发展要求,但由于受到1958年“大跃进”的影响遭到搁置。1958828日,中共中央讨论并批准《关于第二个五年计划的意见》,提出“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基本目标是:完成社会主义改造,提前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工业、现代农业和现代科学文化的社会主义国家,为第三个五年计划经济、技术、文化的高度发展,开始向共产主义过渡创造条件”。[14]431意见指出,到1962年,全国建成强大的独立的工业体系,各协作区建成比较完整的、不同水平和有各自特点的工业体系;全国在钢铁和其他若干重要产品的产量方面接近美国;在主要科技方面赶上世界先进水平。[14]431由于该计划指标过高而比例严重失调,加之三年困难时期以及苏联撕毁合同,整个国民经济陷入困难。

为了摆脱困境,使国民经济转向正常发展的轨道,20世纪60年代初,党中央提出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对国民经济进行了重大调整与恢复,农、轻、重的比例关系实现了一定程度上的协调优化,工农业生产高涨,经济效益明显提高,积累和消费比例关系趋向正常,财政收支逐步趋于平衡,全国市场供应紧张的状况得到了一定的缓和,物价回归稳定,城乡人民生活水平开始显著回升,国民经济全面好转。1964年的三届全国人大《政府工作报告》中对这一阶段的经济建设做了总结,指出调整国民经济的任务已经基本完成,并对实现现代化提出了“两步走”的设想:“第一步,建立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第二步,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15]439

从1957年开始直到“文化大革命”前夕的10年中,我们虽然遭遇过严重挫折,却仍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党积累了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经验。

1966年开始的“文化大革命”,使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受到干扰,走过一些弯路,但在党的领导和广大干部、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艰苦努力下,我国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仍取得一些重大成就。

总之,在新中国成立后前30年中,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理论与实践的不懈探索,成功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大大推进了我国的工业化进程,建立了相对独立和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为其后的发展奠定了制度基础、物质基础。特别是在这一时期提出并逐步明确了四个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并以此为蓝图指导我国的现代化建设。1975年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对三届人大的“两步走”具体时间安排又作了进一步地细化:“第一步,在1980年以前,建成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第二步,在20世纪内,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15]4421977年召开的中共十一大将“四个现代化”目标再次明确写入党章。这些都为其后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基础,是极其宝贵的财富。

3. 改革开放新时期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建设的探索。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辟了改革开放新时期。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深刻总结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教训,科学分析时代变化和中国国情,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进行现代化建设的理论与实践探索,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道路、发展阶段、发展战略、发展条件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提出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19816月召开的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建国以来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首次明确提出:“我们的社会主义还是处在初级阶段,是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16]5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提出,为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制定符合国情的路线、方针、政策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1982年,党的十二大进一步丰富了“四个现代化”的内涵,首次明确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要把我国建设成为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实现“小康”战略目标,即:“到20世纪末,我国经济建设总的奋斗目标是在不断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下,力争使全国工农业年总产值翻两番,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达到小康水平。”198410月召开的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加快以城市为重点推动整个经济体制改革,明确了改革的方向、性质、任务和各项基本方针政策,成为指导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纲领性文件。1987年召开的党的十三大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即“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制定了“三步走”发展战略2,提出了各项改革任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明确了路线图和时间表,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1989年召开的党的十三届五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的决定》,提出了进一步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的指导方针、主要任务和基本措施。

199210月,党的十四大在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后召开,会议对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作出了科学地概括和评价并确立在全党的指导地位;明确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系统阐述了其基本内涵和主要特征。1997年召开的党的十五大提出,新中国成立100周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在“有条件的地方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2002年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指出“经过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我们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第二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2007年,党的十七大进一步丰富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内涵,提出要“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建设的探索。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指出,我国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的矛盾。基于新时代发展的历史方位,中国共产党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判断新部署新要求,不断深化现代化理论的创新与发展,带领全国人民迎来了中华民族由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历史性飞跃。

2012年党的十八大提出,“到二○二○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从“全面建设”到“全面建成”,彰显了党对实现全面小康奋斗目标的坚定信心。同时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以及“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明确提出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2017年,党的十九大进一步指出,要“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基础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17]28并提出了两步走的现代化战略:“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2035年到21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17]28-292020年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强调,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要再接再厉、一鼓作气……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奠定坚实基础。”[18]3同时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做了全面部署。习近平总书记2021111日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又对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十四五”时期高质量发展,确保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做了进一步阐述和强调。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和总书记的讲话既有宏观思路、指导原则、战略思想,又有具体要求,既有党的十八大以来一以贯之的战略部署,又有新的重大判断、新的战略举措,涵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等各个领域。

回顾百年奋斗和发展历程,我们党始终根据不同历史阶段的具体国情,对现代化建设的目标、内涵和实现形式等进行努力探索,不断深入推进我国现代化事业的发展,取得了彪炳史册的理论和实践创新,为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关于现代化建设的理论作出了重大贡献。

(二)关于现代化理论的创新

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不仅在现代化建设的实践探索中取得了世所瞩目的成就,而且在实践创新基础上实现了关于现代化建设的一系列理论创新,极大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现代化建设的理论,为世界现代化贡献了智慧。这些理论创新可以概括为:

第一,关于建立现代化国家革命道路的创新。在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经济极端落后的中国建立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人类历史上的创举。面对帝国主义的疯狂侵略和封建主义的残酷压迫,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从中国的实际国情出发,建立了真正意义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创新性地走出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这样的道路既不同于西方国家建立现代化国家的道路,也不同于马克思设想的列宁领导苏联人民实践的建立现代化国家的道路,是一条独具特色的通过革命建立现代化国家的道路。

第二,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目标内涵的创新。新中国成立后,究竟要建立什么样的现代化国家,经过几十年的探索,中国共产党从最初提出的建设现代化的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和国防,到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再到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党的十八大以后进一步明确,统筹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至此,中国共产党已经十分清晰地明确了我国要建立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并描绘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宏伟蓝图。这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不同于世界其他国家的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19]

第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战略和理念的创新。对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进行战略规划,并以科学的理念引领现代化建设,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鲜明特色。从对国际国内形势的科学判断和对我国发展条件变化的客观分析出发,中国共产党不同时期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符合实际的战略谋划。从“一五”期间开始对社会主义建设的谋划,到改革开放新时期提出并不断完善“三步走”战略,再到新时代做出的从二○二○年到本世纪中叶可以分两个阶段来安排3,以及紧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提出坚定实施一系列创新性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战略,包括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乡村振兴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等等。

经过百年探索,党的十八大以来,确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其中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是最核心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回答了关于发展的目的、动力、方式、路径等一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阐明了我们党关于发展的政治立场、价值导向、发展模式、发展道路等重大政治问题”,[19]是中国共产党关于现代化建设理论百年创新的最新成果,是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阶段,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最重要、最主要的理论和理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保证。新发展理念不仅合乎中国现代化建设的特殊规律,也揭示了人类社会现代化建设的一般规律,是中国共产党对人类建设现代化的重大理论贡献。

第四,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的创新。世界上各国的现代化有不同的道路,有成功的,也有失败的,有靠侵略战争掠夺别国的现代化,也有和平发展的现代化。中国共产党百年探索,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这样的道路,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不断发挥社会主义根本制度、基本经济制度的特殊优势;坚持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和区域协调发展;以畅通国民经济循环为主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和平发展,与各国互利共赢,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样的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理论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指导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顺利前进,也为世界各国现代化建设提供了中国样本,贡献了中国智慧。

三、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与实践探索创新的基本经验及启示

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关于现代化建设的探索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是新阶段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宝贵财富。

一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和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百年探索历程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和最大优势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保证。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党在百年发展历程中,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在实践中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习近平指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马克思主义是人民的理论,第一次创立了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的理论,指引着人民改造世界的行动……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始终站在时代前沿。”[20]9全党都要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21]192

党的现代化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我们党在实践和理论创新中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先后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努力开拓创新,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最新成果,开辟了21世纪马克思主义新境界,必须长期坚持和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要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把理想信念建立在对科学理论的理性认同上,建立在对历史规律的正确认识上,建立在对基本国情的准确把握上。”[22]230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百年现代化探索中积累的宝贵经验,是新时代新阶段取得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的根本保证。

二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23]514只有实现人的现代化,才能实现以人民为中心的现代化,才是真正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共产党在百年的奋斗历程中,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现代化建设的理论与实践探索,不断创新,现代化的内涵、目标、路径等也不断得到拓展和深化,但以人民为中心致力于人的现代化的根本目标始终如一,没有变。

早在党的七大报告中,毛泽东就指出,“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向人民负责和向党的领导机关负责的一致性;这些就是我们的出发点。”[10]1094邓小平在改革开放进程中指出,将“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作为衡量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判断标准。[24]537江泽民明确提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胡锦涛强调,“党员干部一定要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25]537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反复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奋斗的目标”,[26]424党要“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27]4“在全面深化改革进程中,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坚持党的群众路线,‘以百姓心为心’,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推进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28]77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又强调,在新时代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现代化的社会主义性质,必须把以人民为中心、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我国现代化的价值取向。[17]19中国共产党在百年为实现现代化而努力奋斗的进程中,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注重人的现代化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把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首要价值目标,这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最根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三是坚持从中国国情出发,实事求是和与时俱进。积中国共产党百年探索之经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从实际出发,从中国的基本国情出发,坚持实事求是。1941年,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中指出,“‘实事’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10]801党的历代领导人都强调,我们绝不能凭主观来办事,一定要尊重客观规律,从实际情况出发。只有对特殊性和发展性加以认真地具体分析,一切从实际出发,才能避免犯主观主义的错误。从新民主主义时期的推翻“三座大山”,建立现代化新中国,到新中国成立后“四个现代化”和“建设小康社会”,再到新时代“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党的现代化理论随着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发展。

在党的百年奋斗和发展历程中,有辉煌的成就,也有探索过程中的曲折甚至失误。而这些曲折和失误大都是由于没有坚持实事求是原则,脱离了当时的历史条件。而正是由于在深入考察了实际国情,坚持实事求是和一切从实际出发,才对发生的失误自我革命进行了及时纠正。“我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反复证明,只有制定符合实际的政策措施,采取符合实际的工作方法,党和人民事业才能走上正确轨道,才能取得人民满意的成效。”[29]7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进程中,必须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坚定四个自信,始终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论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努力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

四是坚持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恩格斯指出,“所谓‘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任何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30]8习近平指出,“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31]21

新中国成立之后,我们党对“改革开放”的思考和探索就已经在进行。毛泽东指出:“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32]71“上层建筑要是保护人民不喜欢的那种生产关系,人民就要改革它。”[33]435毛泽东还多次提出“向国外学习”,强调“一切民族、一切国家的长处都要学,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的一切真正好的东西都要学”,[34]262“世界上所有国家的有益的东西,我们都要学”。[35]192

1978年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新时期。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成了邓小平理论,以江泽民和胡锦涛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开创了全面改革开放的新局面。[31]6-8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着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坚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一带一路”建设,为推动全球治理贡献“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把改革开放推向全面深化的新阶段。中国共产党对于现代化建设百年探索证明,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关键抉择。

五是坚持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的根本世界观和核心方法论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毛泽东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带有全局性的重大问题,辩证和系统地研究,发表了著名的《论十大关系》;邓小平提出了经济发展速度和效益兼顾的理论、共同富裕与消除两极分化的理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的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理论、改革发展稳定三者的辩证统一理论等;江泽民提出了要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十二个重大关系;胡锦涛提出要坚持“五个统筹”,即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习近平指出:“改革也要辨证施治,既要养血润燥、化痰行血,又要固本培元、壮筋续骨,使各项改革发挥最大效能。”[36]32“在推进改革中,要坚持正确的思想方法,坚持辩证法。”[37]50

在过去百年探索中,坚持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科学的方法论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我们从成功走向新的成功,今后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创新实践中,务必要继续坚持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谋划发展战略,制定科学决策。要善于用辩证的、历史的观点看问题,既充分发扬自身优势,增强“四个自信”,又正视困难和风险,努力转化危机;既要敢于涉险攻坚,抢抓发展机遇,逆势而上,也要坚持正确方向,避免犯颠覆性错误。要善于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在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中找准关键问题和问题的主要方面,力求“一招制胜”。要善于全面把握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用开放的胸怀和宽广的心态进行战略决策,放眼世界,谋划协同发展。要善于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把是否有利于党、国家和人民的事业长远发展作为根本标准,运用超前思维和底线思维,不断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健康前进。

四、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建成小康社会为标志,我国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着第二个百年目标前进的新发展阶段。“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38]。总结中国共产党关于现代化建设百年的历程和经验,目的是使我们站到新的历史起点,接续奋斗,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的胜利。

要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的新目标、新任务和新要求。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上,我国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阶段。新阶段,新目标,新任务要求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即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进军。新阶段新目标新任务的核心,是要在回答好建设什么样的现代化,以及怎样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世界上建设现代化已有几百年历史,有成功的,也有失败的。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14亿1000万人口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总之,我们要坚定不移地推进既切合中国实际,体现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也体现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现代化,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断为人类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要完整、全面、准确贯彻新发展理念,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发展理念是一个系统的理论体系,回答了关于发展的目的、动力、方式、路径等一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阐明了我们党关于发展的政治立场、价值导向、发展模式、发展道路等重大政治问题”,[19]是中国共产党关于发展理论百年创新的最新成果,是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阶段中,我们党提出的最重要、最主要的理论和理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最新成果。在我国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阶段,要把新发展理念贯彻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全过程和各领域。贯彻共享发展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现代化观,在为人民谋幸福、逐步实现共同富裕道路上取得实质性进展;贯彻开放发展理念,抓实构建新发展格局;贯彻协调发展理念,推动乡村振兴,实现区域城乡协调发展;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贯彻创新理念,实现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相结合,推动高质量发展。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前提是国家安全、社会稳定。面对我国发展面临的内外部风险空前上升的复杂困难的局面,要把安全问题摆在非常突出的位置,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发挥制度优势,统筹安全与发展。

要着力以畅通国民经济循环为主构建新发展格局。构建新发展格局是中国共产党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新机遇、新挑战,在推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中,是与时俱进提升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塑造我国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战略抉择,是对今后长时期我国经济发展战略、路径作出的重大调整完善和着眼于我国长远发展和长治久安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对于我国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对于促进世界经济繁荣,都将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所以要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中之重,抓实抓好。“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就是要在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狂风暴雨、惊涛骇浪中,增强我们的生存力、竞争力、发展力、持续力,确保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不被迟滞甚至中断。”“构建新发展格局最本质的特征是实现高水平的自立自强。”[28]要把扩大内需作为战略基点,形成国民经济良性循环,使生产、分配、流通、消费更多向国内市场倾斜和依托国内市场。要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目标要求和战略方向,提升供给体系的坚韧性和对国内需求的适配性,打通经济循环的关键堵点和制约瓶颈,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的联通性和完整性,推动国内市场成为最终消费需求的主要来源,形成更高水平的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双向动态平衡。“新发展格局绝不是封闭的国内循环,而是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推动形成宏大顺畅的国内经济循环,就能更好吸引全球资源要素,既满足国内需求,又提升我国产业技术发展水平,形成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18]45

(参考文献:请参考中国知网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