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协同创新中心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Center for China Economy

 
当前位置: 首页  CICCE之声
逄锦聚:教好学好用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2023-03-01

摘要: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要进一步建构和发展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自主的知识体系,教好、学好、用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回顾党的十八大以来,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如何适应时代和实践发展的要求,培养经济学拔尖创新人才?南开大学以政治经济学学科为主的教师团队紧紧围绕新时代经济学教育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突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全面贯彻习近平经济思想,着力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理论体系和话语体系;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为核心,构建经济学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和以中国实践、中国经验、中国理论为主要内容的教材体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综合运用多手段、多方法,培养学生成为世界一流、综合素质高、综合能力强的拔尖创新人才,为新时代经济学人才培养探索新路。

关键词:习近平经济思想;党的二十大精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经济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将教育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进行系统谋划,极具战略意义和深远影响。回顾党的十八大以来,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新飞跃,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如何适应时代和实践发展的要求,培养经济学拔尖创新人才?南开大学以政治经济学学科为主的教师团队紧紧围绕新时代经济学教育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突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全面贯彻习近平经济思想,突出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学科优势,构建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为核心的课程体系和以中国实践、中国经验、中国理论为主要内容的教材体系,突出开放、协同、学校课堂与社会课堂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综合运用多手段、多方法,培养学生成为世界一流、综合素质高、综合能力强的拔尖创新人才,为新时代经济学人才培养探索新路。回顾这些年的探索,谈如下体会。

         

一、着力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

         

作为基础,着力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对于培养新时代经济学拔尖创新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大力倡导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作为必修课,学好用好政治经济学,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同时,立足中国实际,总结实践经验,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经济思想相结合,创立了习近平经济思想。习近平经济思想是集揭示经济发展规律、社会发展规律和人与自然关系于一体的理论体系,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不仅有力指导了我国经济发展实践,而且开拓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发展的新境界;不仅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而且蕴含着现代经济学的一般原理;不仅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根本指导思想和中国经济学的宝贵财富,也为世界经济发展和经济学创新贡献了中国智慧。

政治经济学本质上是一门历史的科学。习近平提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归根结底是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要以中国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培养经济学拔尖创新人才,从根本上说就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全面贯彻习近平经济思想,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自主的知识体系。而要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自主的知识体系,首先要站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和世界百年变局的历史高度,坚持问题导向,着力对中国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和世界经济发展中提出的重大问题进行分析,对于已经取得的经验进行理论阐释和总结,力求揭示经济发展的规律性,进一步形成系统学说。这是构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着力点、着重点。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全面贯彻习近平经济思想,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自主的知识体系,要注重充分利用三种理论资源,广泛继承借鉴前人成果。一是马克思主义的资源。这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主体内容,也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最大增量。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包括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政治经济学,也包括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时代化进程中创立的政治经济学理论成果。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时代化取得的理论成果,特别是习近平经济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根本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二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资源。这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十分宝贵、不可多得的资源。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中的优秀经济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历史文化底蕴。在漫长的经济实践中,中华民族创造了许多优秀的经济思想,特别是在农耕文明中,我国的经济和经济思想更是领世界之先,对世界的经济发展和经济思想产生了重要影响。这是在构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中需要继续开发的“富矿”。三是国外经济学的资源,包括世界上所有国家经济学取得的积极成果。这是构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借鉴。对于上述第一方面的资源,要旗帜鲜明地坚持、继承和发展,特别是对于习近平经济思想,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和进行学理阐释,使之成为构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最重要指导思想和最宝贵源泉。对于第二方面的资源,要努力加以挖掘,使之与时代相结合,与现代社会相协调。对于第三方面的资源,要认真学习、研究和分析,要坚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吸其精华,弃其糟粕,为我所用。在学习借鉴中,既要防止把某个国家的某种理论奉为圭臬,照抄照搬,又要防止一概排斥,自我封闭。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全面贯彻习近平经济思想,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自主的知识体系,要着力凝练、阐释系统经济学说。在长期探索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探索中,我国政治经济学在发展理念、所有制、分配体制、政府职能、市场机制、宏观调控、产业结构、企业治理结构、民生保障、社会治理等重大问题上形成了一系列符合中国实际的科学理论。比如,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理论,关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的理论,关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理论,关于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关于中国式现代化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理论,关于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和区域协调发展的理论,关于农民承包的土地具有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属性的理论,关于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理论,关于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理论,关于促进社会公平正义、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理论,关于统筹发展和安全的理论,等等。这些理论成果,是适应中国国情和时代特点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大理论,不仅有力指导了我国经济发展实践,而且开拓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提供了核心的内容。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全面贯彻习近平经济思想,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自主的知识体系,要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方法论。要坚持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运用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科学的方法论对在实践中形成的理论加以学理性阐释,揭示其内在联系,深刻挖掘其中蕴藏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特殊规律和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普遍规律,使它们系统化、学理化,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系统经济学说,构建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自主理论体系、话语体系和科学的逻辑结构。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全面贯彻习近平经济思想,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自主的知识体系,要全面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和新发展理念,把高质量发展经济,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作为主题主线,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体系结构。以人民为中心,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的思想是习近平经济思想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发展是解决前进中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新发展理念是习近平经济思想的核心,高质量发展是全面深化改革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主题。把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作为主线,贯穿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体现了习近平经济思想的精髓,体现社会主义本质要求,有利于我们对为什么要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怎么样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为什么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如何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为什么要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全面深化改革,怎样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全面深化改革,为什么要发展,怎样发展,为什么要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等所有重大经济问题的认识和分析。如果社会主义能把经济发展好了,能够满足日益增长的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了,那么就为我国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环境“五位一体”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就会是十分优越的社会经济制度。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全面贯彻习近平经济思想,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自主的知识体系,要建立科学的逻辑结构。无论从历史的角度还是从逻辑的角度,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起点。在这个基础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要着力研究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确立后,如何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发展生产力,发展经济,以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过程,构建的是以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为中心,通过改革、发展,完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发展生产力、满足人民需要的理论体系。按照这样的思路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逻辑结构,首先要研究和阐释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本质要求和社会主义所处的初级阶段,社会主义经济是市场经济以及社会主义制度的改革、发展和完善。其次要研究和阐释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理论。包括微观经济运行、企业改革和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发展,现代化经济体系特别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现代化市场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也包括宏观经济运行、政府宏观调控。再次是经济发展理论阐释。发展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头戏,包括对以人民为中心,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新发展理念的阐释,对发展目的和方式的阐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和现代化道路的阐释,等等。最后是对开放经济和经济全球化、全球治理的阐释。这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逻辑结构可能不完善不成熟,但这是与我国正在发展中的尚不成熟的社会主义制度相适应的。

         

二、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转化为人才培养的丰富滋养

         

在着力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基础上,要着力抓好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转化为人才培养的丰富滋养。

首先,突出深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针对经济学教育教学中曾经一定程度出现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被空泛化、边缘化、教条化的问题,突出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学科优势,构建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为核心的课程体系和以中国实践、中国经验、中国理论为主要内容的中国经济学教学体系和教材体系。加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课程建设,形成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为核心的包括“资本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史”“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中国经济理论与政策前沿”的课程体系,从而使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得到加强。

其次,加强教材体系建设。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积极推动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为核心的教材建设,组织编写出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通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概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初步形成了适用于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的系列教材体系。

再次,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教学,推进习近平经济思想进课堂。在教材建设的基础上,选配优秀教师为经济学科专业所有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开设成系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初、中、高级课程。在取得经验的基础上,为全校大学生开设名师引领通识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前沿问题”,课程共八讲,由南开大学名师牵头,邀请国内著名高校和研究机构资深教授顾海良、洪银兴、林毅夫、刘伟、陈文玲、黄泰岩、刘元春等,分别就“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自主理论体系”“共同富裕与中国式现代化”“中国经济的成就、挑战和底气”“世界大变局中的中国经济发展”“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深化改革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等主题展开讲授。为讲好该课,南开大学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组织政治经济学学术团队进行了精心筹备,开课前举行了专题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进习近平经济思想进课堂的研讨会,配备了校内高水平教授队伍和教学管理队伍。来自全校十余个专业学院的学生参加了课程学习。青年学生与学术大家面对面,在大师治学精神的引领下拓宽视野、启迪心灵、孕育理想,树立远大志向,追求卓越人生,取得了良好效果。

最后,突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立足中国实际,瞄准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确立培养具有人民情怀、世界视野的拔尖创新人才,突出开放、协同、学校课堂与社会课堂结合的经济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开展与世界一流大学合作、与国内世界一流大学合作,着力打造以创新引领、协同共建、开放交流为特色的经济学教育教学高地,形成具有可操作、可复制、具有广泛辐射性的经济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强校际协同和国际交流。与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等高校高水平教师共同组成教学团队开展教学,充分发挥协同创新优势,打造高水平样板课程,引导学生了解和掌握经济理论研究发展的前沿课题和最新成果。设立海外研修专项基金,疫情前每年组织学生到国外高校如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芝加哥大学,英国牛津大学、剑桥大学等进行访学交流,培养学生全球视野和开放学习交流能力。同时,探索社会实践新模式,引导学生把学问做在祖国大地上。建立了一批固定社会实践基地,将实践教学制度化,定期组织学生到改革开放一线实地参观考察,教师全程带队指导;建设高水平实验室,通过实践和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开展以大学生创新项目申报为抓手,与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写作相融合的探索。

         

三、认真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学好用好、坚持和发展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发展的理论开放的理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全面贯彻习近平经济思想,构建和完善、教好和学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也是一个动态的发展的过程。跟踪实践和时代发展,以新的实践推动理论创新,以创新的理论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并以不断创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培养经济学拔尖创新人才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庄严使命。

实践发展无止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构建、发展和人才培养也无止境。党的二十大擘画了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和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发展和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开辟了广阔的前景。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构建和教学已经取得成绩的基础上,认真吸取党的二十大报告的理论创新,着力建构和发展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自主的知识体系,学好用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一是要着力阐释加强党的领导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取得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胜利的根本保证。坚持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本质特征,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要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互关系的深度,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加强对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和实现途径的阐述。要强化阐述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党和国家事业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确保中国式现代化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而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基本观点和理论。

二是要着力阐释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根本立场。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根本立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来自人民、为了人民、造福人民,人民的创造性实践是其理论创新的不竭源泉。要坚持人民立场、把握人民愿望、尊重人民创造、集中人民智慧,形成为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提供支持和指导的系统学说。

三是要着力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创新的根本方法论。坚持以这样的科学方法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根本区别之一。要坚持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坚持人民至上,坚持自信自立,坚持守正创新,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系统观念,坚持胸怀天下。

四是要着力阐释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式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性,更有中国特色。世界范围现代化已有几百年历史,有一般性,如:自工业化开始,科技革命与产业革命融合、国家现代化和文化现代化共进等。但西方现代化以资本为中心、物欲横流、两极分化、牺牲环境、对外扩张和掠夺别国资源。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

五是要着力阐释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贯彻新发展理念是新时代我国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没有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就不可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着力发展实体经济,加快推进乡村振兴,做优做强做大国有经济、数字经济,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着力推进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六是要着力阐释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发展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

七是要着力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特征、基本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的改革和开放。要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完善分配制度。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坚持多劳多得,鼓励勤劳致富,促进机会公平,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范收入分配秩序,规范财富积累机制,推进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在建设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结合上取得新突破。要通过全面深化改革,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加快建设贸易强国,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维护多元稳定的国际经济格局和经贸关系。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八是要着力阐释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协同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要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实施全面节约战略。深入推进能源革命,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全球治理。

九是要着力阐释统筹安全与发展,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国家安全是民族复兴的根基,社会稳定是国家强盛的前提。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把维护国家安全贯穿党和国家工作各方面全过程,确保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特别要阐释统筹财政、金融、能源、粮食等经济领域的安全和发展。

十是要着力阐释坚持“五位一体”建设,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习近平指出: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式现代化是实现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的全面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要坚持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全面推进。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的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载体与价值取向的统一体,是现代文明成果的最新结晶。历史发展到21世纪,当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人类文明面临向何处去的关键时刻,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创造的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和人类文明新形态,回答了“世界向何处去”的时代之问、世界之问,为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推动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中华民族的杰出贡献。

认真学习和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要在以上方面(但不局限于这些方面),有所前进、有所创新,进一步形成充分体现中国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的系统学说。同时,要进一步教好、学好,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国家的实践中用好、坚持和发展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政治经济学,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也为世界经济发展和人类文明贡献智慧和力量。

注:本文的参考文献请查看期刊原文。

         

作者:逄锦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协同创新中心、南开大学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来源:《中国大学教学》2023年第1-2期)